針傷治療
Acupuncture therapy

五十肩
「五十肩」又稱「冰凍肩」,在醫學上的學名為「沾黏性肩關節囊炎」,是一種肩部疼痛難舉的狀態,由於此病症好發於中年以上,特別是五十歲左右,所以被稱為「五十肩」,其實四十來歲或六、七十歲的人發病也不少。肩關節是全身活動度最大的關節,能360度立體轉動,然而過度使用、舊傷、老年退化,都有可能導致肩關節周圍的軟組織發炎甚至沾黏。
五十肩又分為兩種,「原發性」與「次發性」,原發性大多是隨著年齡越長、退化有關,而次發性則是各種損傷、疾病、過度活動,或因患處受傷不敢活動而導致。
常見情況為肩關節活動範圍,例如:梳頭洗頭、穿衣、插手、摸背、擦肛、晾衣物等日常生活明顯受限。
中醫針灸治療可疏經活絡,通調氣血,減輕疼痛,加速組織的修復及關節正常活動,搭配內服及外敷藥,針撥療法是一種經皮微創軟組織鬆解術。透過傳統醫學的針灸「針」和現代醫學的手術「刀」結合為一體,把針灸的針改為刀刃狀,既有傳統針刺的療效,又能達到疏通、撥離沾黏組織的效果,可快速放鬆緊繃的肌肉及處理肩關節沾黏的問題,針撥療法創傷小、安全性也很高!
媽媽手
常見於中年婦女或生產過後之婦女,大多與日常生活中不正確用力,或是反覆用力過度有關,如抱小嬰兒時手腕過度彎曲、大拇指過度外展等,便容易患上「媽媽手」。接近手腕的大拇指部位,出現無法使力或疼痛現象,併有上肢緊繃、局部腫脹的現象,除了媽媽之外,許多需要大量且長時間使用手腕的工作者,也是患有媽媽手的高風險族群,以下這些從業人員便需要特別留意:
①銀行行員、會計人員需要反覆數鈔票、紀錄訂單
②生產線工作人員持續單一且長時間的加工動作
③上班族需要長期使用滑鼠
④文字工作者長期維持握筆姿勢
⑤服務生長期使用拇指出力端餐盤
藉由專業中醫師徒手理筋手法治療,循筋脈或肌肉舒緩患處疼痛,(急性期不宜過度按摩患處),也可針灸改善局部腫脹疼痛,更可配合服用活絡通血的內服藥獲得最佳療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