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是否也曾有過這樣的時刻? 心中彷彿籠罩著一片揮之不去的陰霾,身體感覺格外沉重,對什麼事都提不起勁。
甚至明明沒發生什麼特別的事,卻容易煩躁、遷怒,讓身邊的人和自己都感到疲憊。
如果您有這些感受,請先別急著苛責自己,這並非您的軟弱或過錯。
這些情緒的波瀾,往往是身體內部失衡所發出的信號,我們稱之為「鬱證」。
吳心瀞中醫師希望透過中醫的專業視角,陪伴您理解這些身心發出的信號,並找到溫柔有效的出口。
憂鬱「鬱證」從何而來?為何情緒會影響身體?
吳心瀞醫師為我們剖析,中醫看待「鬱證」,其核心在於「氣機不暢」。
您可以想像,我們身體的「氣」如同維持城市運作的交通系統,負責將能量與養分順暢地送達各個角落。
當壓力、思慮、勞累等因素導致交通(氣機)堵塞時,臟腑功能便會失調,進而引發各種看似無關的心理與生理症狀。
您屬於哪一種情緒體質?吳心瀞醫師帶您深度自我檢視憂鬱從何而來
現在,讓我們一起來看看,您的身體可能正處於哪一種狀態:
1. 肝氣鬱結型
這類型的人,如同一個長期承受高壓的鍋爐,習慣將壓力和情緒向內壓抑,導致負責調節情緒的「肝氣」無法順利疏泄。
- 常見症狀: 容易莫名的生氣、心煩意亂、胸口有悶脹感、頭痛、女性則常見月經不規則。
2. 心脾兩虛型
當我們思慮過度或長期勞心,會同步耗損負責思考與消化的「心」與「脾」。這好比手機同時開著大量耗電的APP,很快就電力耗盡,精神與體力雙雙拉警報。
- 常見症狀: 頭暈健忘、時常感到疲倦、月經量變少、食慾不振、消化不良或腹瀉。
3. 陰虛火旺型
身體的「陰液」是滋養我們的甘露,長期熬夜、作息紊亂會大量消耗它。當甘露不足,體內的「虛火」便會相對旺盛,帶來一種由內而外的焦灼感。
- 常見症狀: 心情煩躁、夜裡難以入眠、睡著後容易出汗(中醫稱之為盜汗)。
4. 心腎不交型
在中醫理論中,「心」屬火,溫暖在上;「腎」屬水,滋潤在下。正常情況下水火互濟,身心安定。一旦失衡,心火無法下溫腎水,腎水也無法上濟心火,精神便會浮越不安,變得特別敏感脆弱。
- 常見症狀: 失眠多夢、健忘、腰膝酸軟無力、容易受到驚嚇、心悸。
理解是改善憂鬱的開始,讓專業的吳醫師成為您的溫暖後盾
理解自己的體質,是走向康復的第一步。但請記得,您不必獨自面對。
中醫的治療,是一套溫和且全面的身心平衡藝術。
吳心瀞醫師會透過專業的辨證論治,為您量身訂製個人化的調理方案,其中可能包括:
- 精準中藥調理: 從根源調整氣血臟腑的失衡。
- 針灸與推拿: 溫和地疏通經絡,釋放日積月累的壓力。
- 個人化飲食與生活建議: 引導您在日常中,學會如何更好地照顧自己。
翰醫堂吳心瀞中醫師不僅是一位專業的醫師,更是一位溫暖的傾聽者。
她將運用專業的中醫學理,結合耐心的問診,陪伴您一步步解開身心的結,找回內在的平靜與力量。
現在就為自己預約一次深度諮詢,讓專業的療癒,為您的生活重新注入陽光。
翰醫堂崇德中醫診所LINE@預約療程👉 https://lin.ee/TpqU4q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