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腳是由黴菌(真菌)感染所引起的常見皮膚病,中醫稱之為「足濕氣」或「足癬」,多與濕熱內蘊、脾虛濕困有關。
這種疾病不僅讓腳部瘙癢難耐,還可能反覆發作,甚至影響指甲或擴散至全身。
香港腳的成因可分為趾間型、水皰型、脫屑型、角化型四大類型,每種類型對應不同的症狀與調理方法。今天就跟翰醫堂的蔣之筠中醫師來深入解析四大類型香港腳的特徵,讓大家擺脫這個惱人的足部困擾!
–
4大類型香港腳一次看
一、趾間型
好發位置:趾縫間,尤其是第四、第五趾間
表徵:皮膚浸軟、發白,伴隨裂口或糜爛,常有異味
癢感明顯,滲出液體,易感染細菌引起紅腫、疼痛
二、水皰型
好發位置:足底、足緣及趾縫處
表徵:小水皰,皰壁厚,皰內液體透明或混濁
多在夏季或潮濕環境中加重
三、脫屑型
好發位置:足底或足緣
表徵:皮膚脫屑,皮屑細薄,局部乾燥伴輕微瘙癢
病程較長且多在冬季症狀加重
四、角化型
好發位置:足跟或足底
表徵:皮膚增厚、乾燥、粗糙、皸裂、癢感不明顯,但皮膚硬化明顯,裂口有疼痛感
病程長反覆發作且多在天氣乾燥時症狀加重
–
對症下藥,擺脫香港腳困擾!
👣不同類型的香港腳有不同的成因與治療方式,中醫認為應內外兼治,透過藥浴、飲食調理、外敷藥方來調理氣血、排濕解毒,才能真正杜絕香港腳反覆發作!
不論是哪種類型,掌握正確的調理方法,才能真正恢復健康的雙足,擺脫黴菌困擾!✨
💡如果想了解更多健康資訊,歡迎到翰醫堂復興中醫診所諮詢蔣之筠中醫師,為您的健康把關!
加入翰醫堂復興中醫診所官方LINE@:https://lin.ee/2hUzfEh,隨時諮詢預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