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是否也曾這樣,在忙碌的日常中,隱約感覺到自己「不太對勁」?
或許是早晨醒來,卻感受不到一絲清爽,反而被沉重的疲憊感籠罩;或許是面對美食,卻失去了品嚐的興致;又或者是那些突如其來的心悸、莫名的頭暈,讓您在會議或通勤中感到不安。
我們常常將這些歸咎於「壓力太大」、「最近太累了」,但翰醫堂吳心瀞中醫師想提醒您:這些持續不斷的身體不適,很可能不只是生理問題,而是您的「心」,正在透過身體,發出需要被聽見的求救信號。
如何判斷是單純不適,還是憂鬱警訊?
吳醫師分享,我們可以從「情緒認知」與「生理症狀」兩個主要方向,更全面地理解自己的狀態。
1.憂鬱從情緒與認知表現,看見內心的變化
- 持續性的悲傷或沮喪感: 感覺快樂變得遙遠,時常陷入自我否定與低落的情緒中。
- 無由來的煩躁與易怒: 對於以往能平常心看待的事物,變得容易失去耐心。
- 對未來感到悲觀與無望: 覺得前路茫茫,失去追求目標的動力與希望。
2. 憂鬱從生理方面表現,傾聽身體的聲音
我們的身體,往往最誠實地反映內心狀態。以下這些症狀,都可能是身心失衡的表現:
- 睡眠品質改變: 難以入睡、多夢淺眠,或即使睡了很久依舊疲憊不堪。
- 食慾的兩極變化: 透過暴飲暴食來尋求慰藉,或對食物失去興趣、食不下嚥。
- 持續性的身體不適: 反覆出現心悸、頭痛、腸胃功能紊亂、胸悶、頭暈或耳鳴等症狀,卻找不到具體的病因。
別獨自承擔憂鬱,適時尋求專業的溫暖支持
吳心瀞醫師表示,當您發現上述情緒或身體症狀持續超過兩週,並已開始對日常生活、工作效能或人際互動產生影響時,便是一個積極尋求專業協助的好時機。
請記得這句重要的提醒:「覺得影響生活,就可以主動就醫,尋求專業協助!」
這不是示弱,而是珍視自己身心健康的勇敢決定。
憂鬱別再隱忍,讓專業溫柔地接住你:翰醫堂吳心瀞中醫師
吳心瀞醫師語氣溫和卻堅定地說:「當您感覺生活品質已受到影響,別再猶豫,請主動尋求專業協助!」
這不是軟弱,而是您對自己身心健康最負責任的表現。當上述症狀持續超過兩週,並已干擾到您的工作、學業或人際關係時,就是一個明確的信號。
吳醫師將會透過詳細的四診(望、聞、問、切),耐心傾聽您,精準判斷您的體質,為您量身打造個人化的調理方案。無論是透過中藥從根本調整氣血,或是利用針灸疏通經絡,我們都將以最專業、最溫暖的方式,陪伴您走過這段路,一步步找回內心的陽光與身體的活力。
翰醫堂吳心瀞中醫師將以專業與溫暖的同理心,陪伴您梳理身心的結,找回屬於您的內在平靜與健康光采。
翰醫堂崇德中醫診所LINE@預約療程👉 https://lin.ee/TpqU4q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