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不是也常常覺得… 明明沒發生什麼大事,心情卻像坐雲霄飛車,時好時壞?🎢
腦袋裡總是有千頭萬緒,到了晚上卻翻來覆去睡不著?😴 身體像顆沒電的電池,對什麼事情都提不起勁,只想躺平?
親愛的,你辛苦了!
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中,這些感受幾乎是每個人的日常。但請記得,這不是你的錯,也並非無解。
吳心瀞中醫師想與你分享,其實只要透過一些簡單的日常習慣,我們就能重新穩定失序的生活。
為什麼我們的情緒,總是不聽話?
吳醫師解釋,從中醫角度來看,情緒的波動與我們體內的「氣血循環」和「臟腑平衡」息息相關。當壓力過大、作息紊亂時,身體的氣機就容易「卡住」,就像交通堵塞一樣,自然會引發煩躁、疲憊、焦慮等各種身心症狀。
與其被動地承受這些不適,不如主動出擊!吳醫師為我們整理了4個簡單有效的日常保健方法,讓我們一起來練習,成為自己情緒的主人吧!
吳心瀞醫師的4大「情緒穩定術」
1. 穩定作息:為心靈打造安穩的家 🏡
我們的身體有自己的生理時鐘,規律的作息是穩定自律神經的基石。
- 避免熬夜: 熬夜會大量消耗我們的氣血與腎精,讓身體的「火」降不下來,容易導致心煩意亂。
- 睡前遠離3C: 手機、電腦的藍光會刺激大腦,抑制褪黑激素分泌,讓您更難入睡。試著在睡前一小時,放下電子產品,改為聽聽輕音樂或閱讀吧!
2. 均衡飲食:吃對食物,餵養好心情 🥗
你吃的每一口食物,都在塑造你的身心。「脾胃」是我們的氣血生化之源,健康的飲食能為身體提供充足的能量,對抗壓力。
- 補充優質營養: 確保攝取足夠的澱粉、蛋白質、蔬果和好的油脂(如堅果、橄欖油),這些都是大腦製造快樂荷爾蒙(如血清素)的必要原料。
- 避開情緒地雷: 油炸、甜食、辛辣等刺激性食物,容易在體內產生「濕熱」,加重身體的發炎反應,讓情緒變得更不穩定。
3. 規律運動:身體的動,是心靈的靜 🧘♀️
您有多久沒有好好流汗了呢?運動是疏通「肝氣鬱結」最有效的方法之一!
- 維持適度運動: 不用追求高強度,快走、慢跑、瑜伽、游泳都是很棒的選擇。重點是「持之以恆」,每週規律地動起來。
- 促進氣血循環: 運動能有效改善情緒,當身體的氣血順暢流動,心裡的鬱悶與煩躁自然也會跟著煙消雲散。
4. 冥想或腹式呼吸:每天給自己幾分鐘的留白 🌬️
當感覺壓力山大、心跳加速時,呼吸,是你最強大的武器。
- 專注當下: 每天只需花幾分鐘,找個安靜的角落坐下,專注在一吸一吐之間。這有助於我們從焦慮的思緒中抽離,重新獲得掌控感。
- 穩定自律神經: 深長的腹式呼吸能活化副交感神經,幫助身體從緊繃的「戰鬥模式」切換到放鬆的「休息模式」,有效減緩焦慮與壓力。
讓專業的吳心瀞醫師,成為您最溫暖的後盾
如果在嘗試了這些方法後,您仍然覺得情緒的困擾難以排解,請不要獨自硬撐。
這意味著身體的失衡可能需要更深度的調理!
吳心瀞中醫師擅長以專業且親切的問診,深入了解您個人化的體質與生活狀態,並透過中藥、針灸等溫和的方式,為您量身打造專屬的調理方案。
別讓壞情緒綁架您的生活,現在就預約諮詢,讓吳心瀞醫師陪伴您,一步步找回身心安在的陽光生活吧!
翰醫堂崇德中醫診所LINE@預約療程👉 https://lin.ee/TpqU4qk